8.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念,按照“用好现有人才、挖掘潜能人才、培养基础人才、激励鼓励高级人才、适当引进人才”的工作思路,依托优势企业和重大科研项目,加大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省级突出市级拔尖的中青年专家,注意发挥老龄科技工作者的作用。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突破口,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整合我市各类教育资源,突出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建设好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和筹划建设技师学院,大批量培育与我市产业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激活人才资源活力,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永州创新创业。实行“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职称评定不受学历、资历、职数限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社会保障 体系,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可按工作实绩和贡献 大小,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等。设立“永州市人才开发基金”,用于人才的培训、交流、引进以及对 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切实关心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建设创新型永州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9.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科技合作组织,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强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医卫、文化、教育等部门资源,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技术指导。财政、民政、科技、国土、物价、工商、税务、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落实各项涉农优惠政策,共同推进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的健康发展。
1 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要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重点建设好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焊接新材料、机电等4个具有省内、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或工程技术中心,带动全市优势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突出加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园等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科技咨询、融资、培训等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