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1)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一具区域性
  (2)旱季少,汛期多,集中爆发-具群发性
  (3)土质滑坡、崩塌为主,规模小,数量大一具多发性
  (4)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比重大一具人为性
  (5)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一具危险性
  (三)2008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根据莆田市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本年度气象预测资料,结合地质环境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分析,2008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将与灾害性气候(强降雨)密切相关,预测将接近于常年或略多。预测的地质灾害活动区,今年本市的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将仍然是国道324线以西的中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质环境脆弱,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土地开发强度逐年提高,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将有可能因此而提高,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未经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再次发生活动,在强降雨袭击下,将可能出现小规模的新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灾害发生的时期,特别是4~10月的汛期,仍然为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5~9月的台风、雷阵雨季,过程降雨量过于集中,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具群发性特点。其次为沿海和岛屿丘陵台地地区。这些地区以花岗岩类为主的基岩风化强烈,表层松散堆积层厚度大,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人为切坡盖房形成高陡临空面,在强降雨或台风暴雨的影响下,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再次发生活动,也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但规模相对较小。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范围
  莆田市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2008年全市存在不稳定的地质灾害点有384处,其中大部分位于临山农村居民居住区或学校建筑物的房前屋后,部分位于公路两侧,直接威胁到灾害体前缘或灾害体上建筑物以及居住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局部威胁到公路两侧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和行政村群众自治组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点的防灾减灾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灾情的严重程度,结合2008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把本市地质灾害以324国道线为界划分成两个防治区:
  (一)莆西北中低山一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主要为国道324线以西的中低山丘陵山地,总面积2800平方公里,涉及仙游县、城厢区、涵江区以及荔城区27个乡镇。区内构造以侵蚀中低山为主,地貌地形条件复杂,山区农村削坡建房现象十分普遍,是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主要区段。以行政区为单位,其中仙游县书峰、象溪、大济、游洋、石苍、社硎、西苑,涵江区的庄边、大洋、萩芦,城厢区的常太、华亭、凤办西北部和龙办西北部山区等共计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相对较高,作为本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
  (二)莆东南丘陵台地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为国道324线以东的丘陵台地、平原和海岛地区,总面积988平方公里,涉及秀屿区、城厢区、荔城区和涵江区27个乡镇。区内构造以侵蚀剥蚀丘陵为主,地形地貌简单,地势较为平坦,但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风化强烈,形成的残坡积层厚度大,结构松散、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丘陵地区农村削坡建房现象亦较为普遍,是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一般区段。以行政区为单位,其中秀屿区山亭、月塘、东埔、平海、南日岛,城厢区的灵川,荔城区的新度和湄洲岛的湄洲镇共计8个乡镇,目前已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2004年第6号热带低压形成的强降雨影响,秀屿区平海、山亭、南日岛和湄洲岛出现滑坡、崩塌等新的地质灾害点,但密度相对较小,作为本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护区。
  以2007年度确定的市级重要防灾点为基础,考虑去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进展情况和2007年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危险性、威胁对象和活动表现,结合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全市选择15处规模和危险程度较大的危险性地质灾害点作为2008年度市级重点防灾点(见附件一),市国土资源局要会同有关单位和灾点所在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加强对这些市级重点防灾点的汛期险情巡查,加强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建设,各级各部门争取和安排各方面的资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防治工作落实到位。有关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认真执行省政府通知精神,对没有设立警示牌的危险区要及时设立,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列出本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作为2008年度县(区)重点防范点,结合实施各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到位。对危害严重、需要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挂牌督办,积极创造条件,限期整治到位。
  三、重点防范期
  莆田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大气降雨(尤其是强降雨和台风暴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或活动与强降雨或台风暴雨关系密切,根据统计已发生的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大部分发生在台风暴雨期间,台风暴雨袭击中心,降雨量集中,过程雨量往往大于100mm,局部超过200mm,常发生群发性地质灾害,小部分与强降雨(日降雨量大于50mm)有关,但发生的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莆田市气象局2008年春夏秋季气候趋势展望:春季(3~4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其中3月偏少,4月略多。雨季(5~6月),预计雨季开始于4月底至5月初(偏早),结束于6月下中后旬(接近常年)。雨季降水略偏多,其中5月份略多,6月份正常。雨季降水高峰期大致出现在5月下旬中前期(5月21日~26日)、6月上旬后期至中旬中前期(6月9~15日)。夏季(7~9月),预计7~9月份总降水量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偏多,8月偏少,9月略多。预计2008年影响我市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有4~5个,其中7月1~2个,8月2个,9月1~2个。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