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以万农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马铃薯的加工新工艺。加工原料示范基地发展到1000亩。
3.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在油菜、蔬菜、马铃薯生产面积较大的乡镇,组建和扶持蔬菜协会、生产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加工转化和产品销售中的独特功能,搞活产品市场销售,以提高生产效益。力争每个乡镇都要建有1-2个油菜、蔬菜等专业合作组织。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一)推广普及优质、高产、高抗优良品种
油菜:通过近两年我市粮油站系统试验、示范,适应我市推广普及的优良新品种有:湘杂油五号、华杂六号、希望九八、油研十号等。在新品种推广普及中,各区、县所推广普及的新品种必须是经国家、省级审定,并经区、县农业职能部门多点示范证明确实优质、高产、高抗的品种,尤以优质、高产、高抗杂交品种为主,常规、已退化品种不得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凡违法销售假劣油菜品种者,农业执法部门将依法予以打击,以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犯。
马铃薯:大力推广脱毒种薯;大力推广鄂薯3号、东农303、中薯3号等品种。商品生产基地要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积极引进专用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桑植县要积极配合省农业厅建好百亩无毒种薯繁殖基地,完成相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为全市大面积品种更新换代创造条件。
蔬菜:门类较全,新品种繁多。在蔬菜新品种推广中,一是要以市场消费信息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二是要推广经蔬菜部门引种试验成功的新品种,严禁假、劣蔬菜品种进入市场,以免给菜农造成经济损失。
(二)推广普及先进、高效的耕作制度
我市耕作制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旱土多熟制、稻田多熟制。适应我市旱土多熟制主要有:油+玉/豆+薯、菜+烟+薯、菜+烟+菜、马+玉+薯、菜+玉+薯、蚕+玉+薯等,稻田多熟制主要有:菜+稻+菜、马+稻+菜、瓜+稻+菜、油+稻、肥+稻、菌+稻等。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选用适宜耕作制度。在生产条件差的地方,要改革耕作制度,下决心把三年两不收的“天水田”改成旱土多熟制,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达到稳产、高产和全年丰产目标。
(三)推广普及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