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专家队伍。充分吸收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方面的技术力量,组建市、县、乡各级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细化技术方案,加强技术协作攻关,在关键农时深入示范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并着力带动周边地区平衡增产。
4.树立示范标牌。每个示范区(片)要设立一块三明市超级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片)标志牌,注明主持单位(市、县农业局)、挂片单位(市直有关部门)、示范规模、示范品种、技术要点、主要产量效益指标、实施单位等内容,以便农民观摩学习,扩大宣传影响。
5.部门挂片共建。实行涉农单位分别包县(市、区)、挂重点百亩核心片责任制(见附件),各单位要指定1名副职领导和1名人员协助所挂县(市、区)开展高产创建工作。建立“行政单位+科研单位+推广单位+核心农户”齐抓共管的超级稻示范推广模式。
(二)重点工作
1.科学合理选点。粮食高产创建要突出粮食生产区域和规模优势,在农田基础好、农民热情高、规模优势强、辐射带动广的地方,科学布局高产创建示范区(片)。
2.分级明确责任。实行市、县、乡行政人员分片包干、专家技术指导、责任到人到田的责任制。农技人员要建立包户联系制度,按区域包片落实,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3.开展培训指导。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做到万亩辐射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示范区有技术骨干、百亩核心有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有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切实组织专家深入创建点,开展苗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预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4.规范测产验收。由市农业局制定统一的超级稻高产创建活动测产验收与评比办法(由市农业局制定行文),规范测产程序和标准。各地应按照点上测产和面上测产相结合、典型测产和分级测产相结合、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相结合的要求,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做好测产验收工作。
5.做好总结宣传。要全面总结高产创建活动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要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更大规模高产创建活动提供经验。市农业局要在三明农业155信息网开辟“粮食高产创建”专栏,跟踪报道各地的工作进展和经验。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