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健全转化机制,建立转化平台,促进我市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我市具有优势的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步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突出农业常规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农产品多用途开发与加工增值、农业生物技术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业科技全省领先地位。
六大科技工程: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技术创新引导、高新技术创业示范、科技成果转化、引智引技、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六大科技工程。
十个特色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10个依托本地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产品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区。
十个重点研究项目:
“十一五”期间,选择10个发展潜力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科技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技术和产品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努力研发产业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的创新突破,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化。
五大举措:
为了完成规划目标,在保障措施上,提出了政策、法规、投入、人才及社会基础等五个方面的重大举措。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重点
(一) 重点领域
1、高新技术领域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共性关键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电器自动化控制技术,清洁制造技术等。重点开发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的技术。重点开发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光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电基础件、仪器仪表、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五大类产品。
--新材料技术:优先发展纺织新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新型摩擦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与制品技术、军民两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高性能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与应用技术、高性能无机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等,攻克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电压敏材料、循环再生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与专利。
--新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生物能源技术,加快开发新型生物质能源、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重点发展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沼气工程和农村沼气入户工程,提高沼气利用技术水平。
--生物医药技术:优先发展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制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重点开展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化中药技术、创新药物、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领域
大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研究与创新,发展设施农业和集约化种养技术,在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农业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农业生态安全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种植业重点抓好优质种苗工程、畜牧业重点实施“良种工程”、林果业在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