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网建设。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打破市场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电网体系建设,建立电力统一市场,实施“北电南送”。进一步完善主干网架结构,增加国网覆盖面积。继续抓好农网完善工程,不断提高二次系统技术水平。完善和建设500千伏骨干网架,提高中部与东部电网交换能力,使其他电压等级电网与之协调发展。继续完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探索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优化的途径。加强东部500千伏佳绥哈输变电工程建设,在我省中部建成500千伏四角形受端环网。新建500千伏集贤、鸡西和庆云(七台河)变电站,在我省东部形成由群林、集贤、方正、庆云、林海、鸡西构成的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结构,开辟由群林至兴福输电线路、方正至永源输电线路和林海至平安(吉林省)输电线路组成的3条外送通道,提高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外送能力。研究并启动我省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宝清-桦南-哈尔滨-吉林1000千伏输电工程。220千伏电网以500千伏电网为依托,形成双(或不完全)环网供电的网络结构。重点推进220千伏前锋、饶河和宝清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尽早实现220千伏电网向边远地区延伸。
(三)煤化工。
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较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煤化工产品结构,积极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密切跟踪新开发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培育一批大型煤化工企业,开发一批煤化工产品,打造龙江煤化工品牌,初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煤炭气化,采用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向下游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延长煤气化-甲醇-烯烃、煤气化-甲醇-二甲醚、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等产业链,重点建设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公司的甲醇制烯烃、鹤岗新华煤化工有限公司104万吨尿素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52万吨尿素、鹤岗华鹤煤化股份公司120万吨甲醇和鲁能宝清煤化工等项目。整合焦油、焦炉气资源,发展焦化深加工。延长煤焦化-焦油及焦炉气、煤焦化-电石及下游产品。适当控制焦炭产业过快增长,关闭规模小、污染重、技术水平低的焦炭生产企业,引导和推动焦化生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重组兼并和联合,向生产和利用一体化、经营规模化、资源合理利用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大力推行焦化行业清洁生产,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焦化企业进行干法熄焦、煤气脱硫脱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发挥焦炭、电力优势,发展电石及深加工产业。
紧密跟踪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继续做好煤炭液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油页岩开发利用,推进油页岩生产粗柴油项目建设。建设牡丹江煤化工产业园。发挥煤化工产业基础好的比较优势,发展电石及下游产品,以东北化工有限公司、牡丹江顺达电石有限责任公司、东北高新化工有限公司、牡丹江鸿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电石、聚氯乙烯、草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炭黑等产品,形成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建设佳木斯煤化工产业园。以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公司、浩良河化肥厂、东兴煤化工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甲醇、尿素、油页岩生产粗柴油及煤化工下游产品。
建设双鸭山煤化工产业园。以建龙集团化工有限公司、鲁能宝清煤电化开发有限公司、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双鸭山市亚泰煤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甲醇、二甲醚产品精深加工等煤化工项目。
建设七台河煤化工产业园。以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有限公司、七台河隆鹏煤炭发展有限公司、七台河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博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七台河龙洋焦化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煤炭焦化基地,发展优质特种焦炭及煤焦油、焦炉气综合利用生产甲醇及精细化学品。
建设鹤岗煤化工产业园。以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鹤岗新华煤化工有限公司、鹤岗华鹤煤化股份公司、鹤嘉腐植酸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氨及肥料、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开发、煤层气开发和腐植酸综合利用等煤化工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