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的通知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科学、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增加资源储备,稳定煤炭产量,巩固煤电生产,调控焦炭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拓展替代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起点规划,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尽快形成煤电化产业为主导,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等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示范。
  坚持高科技引领,确保产业技术的先进性。抢占产业前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装备武装煤电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产业新型化。
  坚持高强度投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路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强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坚持资源高效率利用,实现资源梯次开发、循环利用。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程度,延长产业链,延伸产品链,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实现资源高效率利用。
  坚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合作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资本。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参与煤电化基地建设。
  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协调增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拓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培育和发展与大项目、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健全经济协调增长机制。
  坚持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提高,建设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加强区域分工协作,搞好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档次,增强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到2010年,东部煤电化基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13%。煤炭生产。煤炭产量稳定在9000万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0%,原煤洗选率提高到50%,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0%,中型煤矿达到80%,小型煤矿达到30%。
  电站装机容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23万千瓦,比2007年增加420万千瓦。
  煤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0%。新增主要生产能力:甲醇172万吨,尿素165万吨,煤焦油加工30万吨。
  到2020年,东部煤电化基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煤炭生产规模达到1亿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50%,原煤洗选率提高到55%,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23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000万千瓦。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0%。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煤炭。
  1.资源勘查。增加煤炭地质勘查投入,培育精干高效的煤炭地质勘查队伍,提高勘探装备和技术水平,努力提高煤炭资源拥有程度。依照经批准的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重点搞好煤炭资源的详查、精查和生产矿井扩大(延深)勘查。继续加强东部国家矿区的勘查工作,根据矿区井田划分方案进行勘查区划分,提出勘查规划,提高储量级别。坚持国有重点与地方煤矿勘查并重的方针,在继续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勘查的同时,加大地方煤矿的勘查力度。探索多方投入的市场化地质勘查新机制,实现找矿新突破。加强油页岩资源勘探。重点开展鸡西矿区的邱家、永丰、永庆一区勘探(精查)区、合作详查区,七台河矿区的铁南详查、马场西普查、七峰预查、岚峰区普查,双鸭山矿区的东荣四矿、集贤升平深部详查、宝清七星河南详查、宝清大和镇预查、东辉详查、方盛普查,以及鹤岗矿区的鹤岗矿区深部预查、萝北延兴普查、绥滨永祥详查。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