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的通知
(黑政发〔2008〕12号)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8年3月8日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指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展合作前景广阔的东部经济区域,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市(以下简称东部六市),区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6万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0.6%、27.5%和21.7%,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
  构建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决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东部地区能源和煤化工及其相关产业,优化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客观需要;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廊带辐射互补、板块耦合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规划编制依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注重与《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和东部六市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规划期为2008年至2010年,展望到2020年。
  一、基础条件
  自然资源富集。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全省累计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19.8亿吨,92%分布在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等地;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多属低硫低磷煤,具有发展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生物工程等产业的优势。2007年,东部地区煤炭产量9078万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90.2%。水资源丰富,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众多河流和向阳山、龙头桥、桃山等大型水库,水资源保障程度高。其他矿产资源丰富,有石墨、硅线石、石灰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石墨矿储量和品位均居亚洲首位。政策机遇难得。《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把我省东部地区列为重点支持的能源工业基地、基础原材料产业基地和优质水稻基地;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对区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我国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家积极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及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些都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产业基础较好。我省煤化工产业起步较早,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形成了以甲醇、化肥、焦炭深加工等为主导的产品系列,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将我省东部煤化工产业区列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区之一,以能源、煤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市场空间巨大。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国际制造业大量向我国转移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能源和化工产品以及生物制品、原材料和农产品等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加快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区位条件较好。东部地区城市相对密集,初步形成了以鸡西、七台河、双鸭山和鹤岗四大矿区为中心,西至佳木斯,南及牡丹江的能源、煤化工产业区域,有利于发挥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煤化工项目一体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东部地区与俄罗斯毗邻,口岸众多,对俄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交通较为便利,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在内比较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受发展阶段及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受许多因素制约。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二是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区域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三是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四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严重,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五是重化工产业结构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难度较大。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