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工作的意见
(威政办发〔2008〕27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竞技体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根据全国、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竞技体育工作方针和《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两级选材网络,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努力实现我市竞技体育的新突破。
二、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竞技体校。各级体校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体校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两级选材网络。每个市、区至少要建立1所青少年儿童竞技体校,并将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要坚持“教体结合、读训并重”的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项运动技能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各级教育、人事部门要按年度、有计划、按比例增配体校文化课教师,使其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要求。要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改善体校的训练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教学设施。市体校参照省级重点职业中专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增设电化教学、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和仪器;各县级体校按照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
(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各级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在职教练员的培训,采取聘请专家讲学、举办研讨班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素质。各级体育、人事部门要结合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和特点,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引进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业务强、素质高的教练员队伍。
(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裁判员既是体育竞赛中的执法者,又是新技术、新规则的引导者。各级体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裁判员队伍发展规划,在全面抓好裁判员队伍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好我市重点竞技项目高水平裁判员队伍建设。要加强裁判员队伍管理和思想建设,进一步完善裁判员的考核、选派、升降、待遇等制度,培养裁判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使其真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执法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