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马鞍山市委办公室、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8年市“文化发展年”工作的实施意见

  3、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组织市直机关与三区社区共建共享文艺晚会、社区文艺调演活动。
  4、结合迎奥运,组织文艺晚会及摄影展。
  5、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高水平、高质量办好中国李白诗歌节和“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等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举办马鞍山音乐节、读书节,继续推出“和谐旋律、唱响江东”系列音乐会,举办首届江南民歌歌会。
  6、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召开廉政文艺创作座谈会,组织以“勤政廉政、服务人民”为主题的文艺晚会。
  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1、以深化李白文化研究为重点,推动李白研究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推进对谢朓、李之仪、郭祥正、萧云从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在进一步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办好2008中国李白诗歌节。
  2、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城市文化资源、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申报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镇),制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然家族墓地、李白墓保护规划,制订省级以上非遗代表名录保护规划,做好徐培晨艺术馆等重点馆藏文物的安全保护。
  3、整理并建立马鞍山市地方出版物文献资料库。
  六、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
  1、研究制订《马鞍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组织好徽商大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抓好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成果的落实。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市广电中心、烟墩山文化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壮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包括以洪滨丝画园为中心的手工艺品制作销售基地,以经纶文化传媒公司为中心的出版、印刷业物流基地。建设一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包括以东湖公园为中心的美术产业基地,以大剧院为中心的演艺产业基地,以市文化馆艺校、丹桂园艺校等为中心的少儿艺术培训基地,以市体育中心为中心的体育竞赛、表演和娱乐基地等;生产一批影视作品。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建设马鞍山市历史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基地,包括以马钢为中心的工业旅游基地,以广电为中心的广播电视旅游基地,以朱然家族博物馆为中心的文物复、仿制品基地。举办第二届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
  七、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
  1、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启动马鞍山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并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2、成立市博物馆。
  八、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1、充分发挥市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的作用,加强互联网宣传管理及网络监管,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市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
  2、市委、市政府新闻门户网站皖江在线试运行后正式挂牌,继续推进皖江在线二期工程、市网络电台、市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的建设,创办手机报。
  3、健全网络文化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职责。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整治网吧等专项活动,及时封堵删除网上有害和不良信息。
  九、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1、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三做”实践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下乡”、“进社区”活动。
  2、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文明创建成果。组织好市文明村镇评比表彰、“文明单位送文明”、“万名志愿者服务日”活动,召开农村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3、结合迎奥运,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组织开展“万名市民学礼仪”、“文明与奥运同行”教育活动,组织知识竞赛、文明礼仪宣讲团巡回宣讲等。
  4、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为载体,深化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增强干部群众的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高市民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及青少年“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我市在境外的影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