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马鞍山市委办公室、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8年市“文化发展年”工作的实施意见


  附件2:
市“文化发展年”工作方案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围绕十七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继续组织开展宣讲、专题报告及知识竞赛、征文、研讨等活动。
  2、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坚定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主要内容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征文、演讲、歌咏比赛、书美影展览等。
  3、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马鞍山实际,围绕“又好又快新跨越、率先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组织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4、围绕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效能建设、政治生态建设、工业强市、改革攻坚、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试验、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党的建设、平安马鞍山建设、国防教育等,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继续组织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大家谈活动,析事明理、释疑解惑,打造新闻品牌栏目。
  5、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目标,以解读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内容,深化对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和社科研究,在省级以上报刊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创办《社科咨议》。
  6、面向广大市民,组织社科大讲坛和系列报告会。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重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博物馆,完成市图书馆内部设备安装,完成大剧院土建工程。推进市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五大工程,建成一批乡镇、村及社区文化活动室(站)、农家书屋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社区级和乡镇级服务点。围绕城乡一体化,研究制定我市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开展先进文化社区评选活动,促进城乡社区文化协调发展。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
  2、以基层、农村为重点,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城市街道、社区、广场、公园以及乡镇、村,适当规划建设一批宣传栏、阅报栏;在城市街道、社区、广场,适当规划建设一批小舞台和一批社区小剧场。
  3、以展示城市历史典故和文化渊源为内容,建设城市历史典故与文化标识工程。在江东大道和雨山路以“诗润江东”为主题,适度建设一批诗歌广告牌、诗书画廊、诗意雕塑。
  三、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推动文化强市步伐
  1、抓好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精品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组织创作生产一批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包括创作一部反映马鞍山人创业精神的电视剧、1至2部反映民生和先进典型的广播剧以及一批优秀歌曲,出版《媒体眼中的马鞍山》、《徽州人物志》、《朱然家族墓地发掘报告》、《中国李白诗歌节优秀诗歌和书、画作品选》、《萧云从诗文辑注》、《马鞍山市文艺评论集》、《诗城诗人诗作》等图书。
  2、组织开展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表彰、市太白文艺奖评选表彰活动。
  3、组织创作反映马鞍山城市发展脉络的情景歌舞剧;打造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4、培养文艺界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中青年艺术家。
  四、大力发展公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1、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继续组织开展十七大精神下基层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展览等三个百场活动;组织“摄影家眼中的美丽世界”摄影作品巡展及“书画进万家”活动。
  2、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万人放歌颂改革”群众性歌咏活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