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食品经营主体网格化监管。彻底摸清食品经营主体情况,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实行动态监管。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等制度的建设力度。按照《
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的具体要求和进货台账制度的具体内容,规范两项制度的格式文本,确保可追溯、可操作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两项制度的规范化水平。
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方法的探索实践,深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关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许可制度。在餐饮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规范原料索证管理。加强对餐饮业的日常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农村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小餐饮生产经营行为,依法查处无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行为。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防控预警机制,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健全基层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对乡镇及城乡结合部的日常卫生监督,加强食品行业卫生许可证的审核发放以及举报投诉案件的调查处理,推动卫生监督防线下沉和前移,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继续开展“365食品安全行”等检测活动,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网,科学发布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及时提出降低食品污染和消除食品不安全因素的指导性建议,让消费者全面客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引导理性消费。
(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组织开展对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以粮油、肉、菜、奶、豆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食盐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品种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建筑工地、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为重点区域,以制假售假、无照经营、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等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对象,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及季节性消费为重点时段,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组织开展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学校食品店及食品经营摊点、学校周边食品加工点开展专项整治,提高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广大学校师生饮食安全。开展企业食堂和盒饭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进货关、操作关、餐具消毒关、个人卫生关,有效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