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民生信息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加强数字化校园特别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全市教育信息网,积极推进多媒体教育和网络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立重庆市干部教育网络体系。推进完善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和药品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及医院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开展远程医疗。启动金保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推动全市劳动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建设劳动保障信息化社区平台。逐步建立民生档案电子化平台。启动实施“重庆市全民信息能力提升行动”,逐步提高全民信息素质和能力。
四、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构建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城市应急指挥业务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城市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推动数字便民电超市等信息化设施在全市的有序布点。推进数字电视工程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对全市IC卡资源特别是“城市一卡通”的整合,促进刷卡消费。启动建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
探索采用市场化模式,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市级传输骨干网,组建重庆市电子政务管理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规范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IP地址和域名,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电子文件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强化企业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整合与共享工作,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土、金税、金安、金质、金农、数字化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信息系统和数字档案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外经贸信息化、统计信息化建设。
五、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快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规范政府公共服务数字证书应用。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保密工作。做好信息化密码保障工作,加快建设科学的密钥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推进我市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工作,鼓励本地企业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