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2008年工作要点

重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2008年工作要点
(渝信〔2008〕1号)


  2008年,我市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打造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围绕全国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建设的要求,不断创新思路、模式、机制和手段,深入推进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探索后发地区信息化发展模式,建设全国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

  以体制创新为驱动力,以利益共同体为载体,以打造两大平台、建设六大体系、创建八大制度为主要任务,努力探索以“集约式、开放型、低成本、人文化、可持续”为主要特点的后发地区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支持中国移动实施“自然村村通工程”项目、提升农村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供销通》项目,重庆广典公司实施农民工招工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国虹等公司开发儿童手机等低成本信息产品。筹建后发地区信息化国际论坛暨后发地区信息化国际博览会。遴选部分区县作为全市统筹城乡信息化试点区县。积极开展三网融合试点。推进农村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扩大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试点工作。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作。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推进工业生产领域信息化,以深化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组织大中型骨干制造企业实施以“甩图纸”为理念的“产品设计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工程”和以“甩帐表”为理念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工程”,打造“数字化企业”样板,搭建汽车龙头企业产业链信息化平台及中小企业ASP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及技术服务体系,加快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制造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实时、在线、连续的产品质量、成分分析系统,广泛应用新型元件和嵌入式软件,提高装备数控系统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推进生产型服务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广电子标签(RFID)技术应用,推动“电子口岸”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区域性公共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进一步完善银行、证券等专业化金融信息系统,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化体系。推进传统产业、应用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建立合作联盟。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