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加快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流通业,积极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实施好“双百”工程。加大各类专项市场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12、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研究制订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城镇供热、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市政公用事业,采用独资、合资、BOT等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好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租用权等无形资产。
五、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深化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务输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扩大就业和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秩序,继续推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工资欠薪定期报告制度。
1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的参保工作。积极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出台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具体办法,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15、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围绕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综合开发,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科技产业化为主线,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工作新模式,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推行校长聘用制和教师准入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落实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完成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改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事业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按照国家出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积极做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抓好扶贫病床设置工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管理、运行和监督体制;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城乡卫生服务条件。
六、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6、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适时调整通渭和岷县供热价格,以及漳县、岷县自来水价格,建立合理的价费机制。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规范价格秩序。大力推进陇西、安定、临洮、渭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17、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继续实行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制,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认真抓好重大环保项目和资源节约型项目,继续加大对马铃薯、电石、铁合金、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继续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