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油菜籽加工业。重点发展专用油生产,推广精炼油菜籽色拉油、不饱和脂肪酸、游离脂醇和高蛋白饲料等新产品。整合现有加工企业,提高油菜籽精深加工水平和加工能力,力争培育出1-2家骨干型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名优品牌。
5、马铃薯加工业。以西宁、海东为中心,重点开发马铃薯精淀粉、变性淀粉,以及马铃薯休闲食品等系列新产品,延伸马铃薯加工产业链。力争培育1-2家支柱型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名牌产品。
6、果蔬加工业。突出秋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巩固提高黄瓜、番茄、韭黄、胡萝卜、莴笋、紫皮大蒜、辣椒和食用菌等传统产品的生产加工水平,重点发展净菜上市、蔬菜罐头、脱水菜、速冻菜、保鲜菜、蔬菜汁和天然食用色素等系列产品。在海东、西宁等蔬菜重点产地建设储藏量为1000吨的蔬菜保鲜库2座,提高蔬菜商品化处理水平。加强人参果、核桃仁、核桃饮品、浓缩果汁、果酱、花椒制品、干果、果脯等地方特色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创立品牌。在东部农业区培育1-2家特色果蔬加工企业。
7、特色资源加工业。重点在西宁、海东和海西发展枸杞、沙棘、大黄、黄芪、麻黄、虫草、红景天等特色中藏药材精深加工,围绕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肝胆、消化、风湿、妇科等疾病和人体营养保健,积极开发既符合现代医学标准,又能保持中藏药传统特色的新品种。引导、扶持中藏药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提升本省中藏药加工水平。重点培育2-3家特色资源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名牌系列产品。
8、饲草饲料加工业。以发展牛、羊饲料为基础,以优质草粉、优质干草和玉米秸秆压块等产品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预混料、浓缩料和配合饲料,积极发展无动物性蛋白饲料,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和特种动物饲料。力争培育2-3家骨干型饲草料加工企业。
(三)农畜产品交易市场
在西宁、海东等地建设区域性产地农畜产品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六州州府所在地建设综合农贸市场,使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在西宁、海东等地,对大宗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产地市场进行改(扩)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增强市场服务功能,扩大吞吐能力。推行农产品分级分类包装销售,逐步实现电子结算。在六州州府所在地,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完善设施,培育农牧民购销队伍和民间流通组织,进一步改善购物环境,鼓励农牧民以自产自销、代购代销、联购联销、联购分销等形式参与农畜产品流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