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牛羊肉生产基地。一是在青南牧区、环湖牧区建立牦牛肉和藏羊肉生产基地;二是在西宁和海东的浅脑山地区建立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三是在海东、西宁的浅脑山地区和环湖牧区、柴达木地区建立优质羔羊生产基地。到2012年,力争细毛、半细毛羊及改良羊存栏达到300万只,羔羊出栏达到120万只以上,良种肉牛存栏达到10万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到20万吨。
8、奶牛生产基地。建立以西宁市为中心,包括西宁市郊及所辖各县城镇郊区,海东的民和、乐都、平安、互助4县城镇郊区以及109国道所经过的川水地区,海南的共和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奶牛生产基地。到2012年,力争良种奶牛及改良牛的存栏量保持在21万头左右,其中高产荷斯坦牛达到4万头以上,鲜奶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
9、毛绒生产基地。在青南牧区和环湖牧区建立牦牛绒和藏系羊毛(西宁大白毛)生产基地;在东部农业区浅脑山地区和环湖牧区、柴达木地区建立细毛半细毛羊毛和山羊绒生产基地。
10、饲草料生产基地。一是建立饲草生产基地。在青南牧区建立冬春抗灾饲草生产基地;在环湖地区(以贵南县为重点)、东部农区脑山和川水地区及柴达木绿洲建立青饲草生产基地。二是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在西宁和海东建立奶牛、生猪专用饲料生产基地;在西宁、海东建立青南牧区防灾抗灾饲料生产基地。
(二)龙头企业
1、牛羊肉加工业。以西宁地区为中心,对牛羊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使肉类加工向机械化屠宰、加工和冷藏相结合,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培育1-2家骨干型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打造“青藏高原”品牌。
2、毛绒加工业。支持西宁毛绒加工企业,重点开发毛纺纱、地毯纱等产品;牛羊绒加工重点开发高支纱、高档薄型精纺牛(羊)绒衫(被、毯)以及精纺牛(羊)绒面料和交织面料等。依托“西宁大白毛”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各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已建藏毯车间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扶持培育1-2家在全国位居前列的支柱型龙头企业,强化外销流通体系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强藏毯产业。
3、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长效保鲜液态奶、功能奶、花色奶、酸奶饮料、牛奶甜制品等,适当发展干酪素、奶油、奶粉等产品。在西宁、海东、海南、格尔木等地建设机械化挤(收)奶站60座,扶持1-2家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和带动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