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税收和税制改革政策,以贯彻落实国家新出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条例和新的
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条例为契机,不断强化对车辆、房地产、规模以上餐饮业、房屋租赁、二手房转让、高收入者等的税收管理。积极探索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六、继续深化商务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进一步壮大外贸出口骨干企业群体,抓好出口品牌建设,走以质取胜之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培育新兴出口行业和特色出口产品,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加快重要设备、关键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促进我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研究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对外贸易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吸引外资工作。继续做好外资审批工作和新政策的宣传引导。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继续把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省吸收外资的重点,加强指导,做好协调服务。
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发展连锁经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将经营网点向州县和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延伸。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直营连锁店。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逐步构建符合我省农牧区实际的流通模式,形成城乡之间工业消费品和农牧产品双向流通、高效顺畅的流通网络。
七、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推进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积极的就业体系和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就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各类人群,特别是适应城镇低收入群体、进城农民工的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