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部署,合理开发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上不断创新。
(四)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五)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天水市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另文通知)。
在天水市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全市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和推动工作,形成政府规划引导、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县区组织实施、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及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引导、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认真做好乡村旅游的组织发动和建设工作。
四、工作重点
各县区政府及旅游、农业部门要紧密协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结合实际,发展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如:文化探秘、民俗艺术表演、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观光农业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建设生态农业。
(一)加强乡村旅游调查研究。各县区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资源调研,整体汇编乡村旅游名录,选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搞好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二)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坚持自然村整治建设与旅游开发建设相结合,生态环境效益与旅游经济效益相结合,乡村观光旅游与休闲体验旅游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中国 天水”这一主导品牌,以羲皇故里游、百里石窟走廊游、陇上江南游、名城古韵游、温泉康体游等五大品牌为中心,结合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有关规定,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确保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优质高效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