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2008年500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政办〔2008〕2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信阳市2008年500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信阳市2008年500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创粮食生产新局面,确保2008年全市示范推广超级稻500万亩落到实处,特制订本方案。
一、超级稻示范推广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超级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全国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85%的稻米是作为口粮消费。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水稻生产能力的高低,事关粮食的供需平衡和粮价的稳定。超级稻示范推广表现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大力发展超级稻,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核心。我市水稻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的50%、70%,水稻丰欠直接影响全年粮食总量。大力发展超级稻,更是保障我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需要。
(二)发展超级稻是进一步提高我市水稻生产整体水平的需要。我市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单产翻番,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80-90年代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单产进一步提升,亩产突破千斤大关,信阳进入全国单季中籼稻区先进行列。引发我市水稻生产第三次绿色革命的主角超级稻,增产能力显著。2007年我市示范推广超级稻383万亩,32个百亩核心区、32个千亩示范区、29个万亩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分别达822.9公斤、747.2公斤、688.7公斤,其中商城县102亩超级稻Y两优1号平均单产达到859公斤,居全国一季中籼稻超级稻百亩示范区之首。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带动全市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100斤,水稻生产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三)发展超级稻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2004年至2007年四年中,我市共种植超级稻 1005万亩,共增产101.7万吨,增收14亿元以上。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激发了农民种稻种粮、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实现农村稳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力推广超级稻,在现有的基础上,水稻单产提高10%,效益增加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