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领导:李文荣
协管领导:罗朝峰
55.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
56.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关于贯彻高新区、经开区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推进园区实体化。
57.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两年突破工程,引导新建项目和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业项目。扩展提升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加强七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五个市级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8.抓住全省扶持40个工业强县的机遇,扶持培育一批特色经济突出的工业强县。
59.以中央、省属大企业落地项目为主,争取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60.加快昆明出口加工区、昆明机床产业基地、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云南深圳工业园项目实施进度,推进信息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云南电力装备产业基地、云内动力工业园等大项目开发建设。
61.非公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公平待遇政策,凡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平等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在资源配置上对非公企业给予倾斜。落实好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信用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注册资本5亿元的股份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62.把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用好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工业领域。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支持中央、省属驻昆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投资352亿元的27个大项目要全部开工。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63.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关停;对限制类企业,分期分批进行淘汰;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生产企业实行停产整顿,限期达标。
64.搞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抓好年综合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65.制定出台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66.按照产业同类、市场同向、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优质资产向优势行业集中,重点推进电力装备和机床行业整合。
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经委王春燕
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体改办、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市化工建材行业协会、市轻纺工业行业协会、市手工业联社,呈贡新城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67.以增强国有经济运行活力为目标,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
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体改办毕昆闽
协办单位:市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市化工建材行业协会、市轻纺工业行业协会、市手工业联社
68.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全面盘活激活市属七大投融资公司,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新格局。
69.实现云变电气、昆明电缆等企业上市,支持鼓励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昆明阳光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上市。完成城投公司15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启动滇投公司发行8亿元企业债券工作。
70.加快一批劣势企业的政策性破产,积极帮助改制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机制。
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国资委马凤伦
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城投公司、昆明滇投公司、市土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国有资产营运管理公司、昆明新都投资公司,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