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实施集贸市场改造,解决群众“买卖难”问题。在创卫中,动员市场业主,多渠道筹资1800多万元,先后取缔马路市场38个,同时对36个市场进行大规模改造,出台22条日常管理标准,安装“红盾前哨”视频实时监管系统,从根本上实现了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升级换代。在远离集贸市场、较大的居民社区设置“便民摊群点”,解决了近郊菜农、果农“卖难”和居民群众“买难”问题。
3. 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针对“五小”行业点多面广,人员流动频繁,卫生监管难度大、易反复的难题,依据《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订《宝鸡市“五小”行业卫生标准》,实行A、B、C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对经营场所卫生不合格、设施不齐备、操作人员卫生知识差的坚决取缔;严格控制住宅楼一层开办餐饮业,有效防止油烟扰民。以政府发通告形式,推行餐具统一清洗消毒配送制。使“五小”行业卫生达标率巩固在90%以上。
4. 推进城中村整体改造工程,美化城乡结合部,扮靓城市出入口。在创卫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对46个城中村、14处城乡结合部逐一制订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2005年,集中一年时间拆除乱建,清理“三堆”,污水加盖,垃圾桶装,道路拓宽等环境整治工程,彻底改变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状况。从2006年开始,按照“社会开发改造、政府补贴改造、政府直接改造”的工作思路,结合文明城市、节水城市、人居环境奖城市创建工作,对市区居住在北坡的3600多户居民由政府统一建造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整体搬迁。在市、县城区周边5公里以内全面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使近郊农户改厕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以城带乡,梯次推进,让创卫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在创卫过程中,注重城乡联动、梯次推进,从而使创卫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1. 市县联创,集约式、立体化推进创卫工作。2005年创“国卫”成功后,市政府及时下发文件,以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向各县(区)下达了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镇村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市县联创,集约式、立体化创卫工作格局。目前,全市138个建制乡镇1091个行政村中,已有40多个镇、200多个村启动了卫生镇村创建工作。已正式命名“市级卫生镇”12个、“市级卫生村”28个,建成“省级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村”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