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学习宝鸡市创建卫生城市经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

  附件:以创卫为载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宝鸡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卫生县城全覆盖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卫生城市群”典型经验。

铜川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以创卫为载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宝鸡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卫生县城全覆盖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卫生城市群”典型经验

  宝鸡市辖九县三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人口376万。其中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7.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5万。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0亿元,财税总收入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亿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镇村作为建设“四市”(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营造“两个最佳”(最佳投资环境、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宝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举市一致,市县联动,全民参与,创新机制,长效管理,有力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全面发展。2005年4月宝鸡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实现我省“零”的突破后,通过实施市县联动,整体创卫战略,建成国家卫生县城3个,省级卫生县城6个,率先实现卫生县城全覆盖,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卫生城市群”。
  宝鸡市创卫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超前规划,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作为创卫工作的基础工程,高起点规划、多渠道投入、高标准建设。
  1. 超前规划,科学创卫。在城市规划指导下,建成区面积由原来23.9平方公里扩展到67.5平方公里,城区实施东扩、南移和北上战略,初步形成了中心商业区、行政文化区、高新产业集群区、仓储物流配送区等分区功能配置,提高了综合承载力。市辖各区县以创卫为契机,科学论证,修编县城长远规划,体现理性创卫和科学创卫的理念。凤翔县站在撤县设市的高度,规划建设蓝图,将发展重点西移,县城建设规模和质量日益提高。凤县以创卫为切入点,邀请同济大学对县城建设进行总体设计,依托地域特点,做足做好山水文章,倾力打造“水韵江南、七彩凤县”品牌。
  2.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卫过程中,各级政府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通过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银行贷款,开放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出让特许经营权吸引民间资金,动员社会各界援建城市公用设施及企业拿一点、县(区)筹一点、市上补一点等融资方式。仅宝鸡市区创卫攻坚的2002-2004年,累计投资30多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环保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新跨越。建成日处理污水1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建成占地600亩、使用50年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并配套建设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投资近2亿元在渭河、清姜河、金陵河等市区主要河流拦坝蓄水,建成4处230万平方米的清澈水面,有效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充分发挥双拥模范城优势,通过军地联建,军民共建,完成了渭河公园、鱼水路、渭河人防隧道等城市景观工程;通过动员企业单位冠名援建等措施,配足配齐了城市主次干道、休闲广场、公园绿地等处果皮箱、休闲椅凳等配套设施;通过干部职工义务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了金台森林公园、城市防护林带等城市绿化栽植和养护任务。市辖各县也借助创卫抓手,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太白县在创卫中累计投资近亿元,硬化城区道路,地埋各种管线,建成明珠,百合、滨河、青年广场和城市雕塑等一批园林绿化和市政建设精品工程,实施“一河两岸”治理,建成了灯光喷泉广场及别具特色的河堤护坡百米浮雕文化长廊,“秦岭明珠”的意蕴初具雏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