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和防御重点
根据省防总预测, 2008年我省降雨总量接近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呈“三多” 特点,即汛期降雨量比去年明显增多,突发性强降雨增多,台风增多。突发性暴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在汛期可能继续发生,同时历年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有加剧现象,本年度应特别加强这些隐患点的监测工作(见附表三)。汛期,西部山区地质灾害仍将以山体滑坡、泥石流为主,居民集中区、学校附近、厂矿周边、交通要道沿线(如修水县修铜公路梅岭段及茅界公路黄泥井段、永修县焦武公路柘林段)等地段是重点防范区;长江、鄱阳湖、赛城湖沿岸应严防堤岸崩塌;星子县温泉镇督里钱村竹峦山特大级山体滑坡隐患点及秀峰景区山体崩塌点、太乙村山体滑坡、彭泽县龙城镇蛤蟆石岭岩质崩塌、龙宫洞乌垄村山体滑,强降雨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瑞昌市、九江县地面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由于地质构造情况比较复杂,地下溶洞隐蔽性强,预测难度大,突发性的地面塌陷极易引起房屋倒塌、过往车辆下陷,防灾重点在人口集中区,汛期由于强降雨的渗透作用及地下水位的抬升,一批不稳定的地下溶洞容易集中塌陷,不排除出现一些规模较大、危害程度较高的地陷,汛后的9月、10月,由于地下水位快速下降,一些相对稳定的地下溶洞在失去重力平衡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塌陷。综合分析近几年我市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今年我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危害等级仍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地一定要加强防范。
三、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
1、根据国务院《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
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委托具有地质灾害勘查资格的单位,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线索,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核实具体灾害(危险)点的位置、类型、规模、成因及危害程度等,做好相应的防灾工作。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市)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全面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