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九江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九江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九府厅发〔2008〕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管委会,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
  《2008年九江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四月七日

  2008年九江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为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历年发生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以及2008年冰冻诱发地质灾害等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江湖堤岸崩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预案编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保证重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一、全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隐患情况
  我市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给灾区群众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一是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构造因素,二是人类工程活动,如开矿、修建公路、切坡建房等。经调查,全市共发现规模大小及危害等级不一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余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有40处,威胁3648人,房屋2000余间,潜在经济损失2266万元。2007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处,伤亡1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
  (二)地质灾害发生特点
  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多发生在雨季及冰冻融化期,4-7月份降雨集中期将大量发生;枯水季节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地下采矿、城市抽排地下水也会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造成农田毁坏,房屋开裂、倒塌,江湖堤岸崩塌;采石场等露天矿山边坡崩塌多与生产因素有关。
  我市地质灾害一般以小型为主,也有大中型规模地质灾害发生。近年来不正常的降雨、冰冻、突发性的地震、洪涝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占有比率也不断上升,不规范的采矿、工程建设、乡村建房选址不当及抽排地下水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常见因素。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