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农村特困群体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失效]

  第二十一条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需要在定点济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定点济困医疗机构应根据病情向农村医疗救助对象预收部分医疗费预付金,并开具医疗费预付金预交单。
  医疗费预付金收取额度为:500元、1000元、2000元。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出院结算时,医疗费预付金可冲减住院起付标准和自负部分的医疗费,其余部分应退还农村医疗救助对象。
  第二十二条 对患有各种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精神病、脑血管意外后并发症(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肝硬化、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癫痫、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病II期以上(含II期)、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急危重症的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定点济困医疗机构确实无法医治的,由定点济困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后,可以转往指定的上级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十三条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与定点济困医疗机构之间因医疗救助服务问题发生争议,可向市医疗救助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诉。
  第二十四条 定点济困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救助服务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医疗救助协调领导小组可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暂停或取消其定点资格,并向定点济困医疗机构追回有关费用:
  (一)诊治、记帐不认真查验相关证明,将非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列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支付或不按规定结算医疗费用的;
  (二)采取分解住院人次,套取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
  (三)拒绝接受本医疗机构收治范围的病人的;
  (四)不按处方剂量给药的;
  (五)将处方用药换成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或物品的;
  (六)违反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有关规定,造成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损失的。
  第二十五条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在就医过程伪造、涂改处方、医疗费用单据等凭证的,市医疗救助协调领导小组应当视情节轻重,暂停或取消其医疗救助待遇。
  第二十六条 民政、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医疗救助业务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