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开展体系运行培训。培训分为2个层次。针对单位全体人员,开展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手册等内容的培训;针对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作业指导书培训。
13.记录体系运行情况。各单位按照三层次文件要求保持体系运行并作好记录。通过记录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宜的、需要完善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14.监督体系运行。各单位ISO9000推进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体系日常运行、单位执行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目标完成等情况的监督,定期向市ISO9000推进工作办公室报告体系运行情况。市ISO9000推进工作办公室协调各单位的信息交流,及时开展检查指导,并向市 ISO9000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和提出改进建议。
15.进行内部审核。开展管理体系的“内部运行与执行审计”,通过内审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运行结果的有效性。由各单位管理者代表组织,市ISO9000推进工作办公室协助,进行1-2次内部质量审核,审核结果形成文件后向单位最高管理者报告。对不符合要求情况及时予以纠正。
16.开展管理评审。各单位组织召开由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ISO9000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推进工作办公室成员参加的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和适宜性、运行的充分性、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通过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要求。
(六)体系审核认证阶段(9月5日-12月15日)
17.申请审核认证。体系试运行正常后,各单位填写认证委托书,申请认证公司进行审核认证。在此期间,针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逐项整改,做好整改迎审工作。
18.实施现场审核。认证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审核时间,编制具体的审核计划并通知各单位,实施现场审核。各单位据此组织召开好认证首次和末次会议,全程配合做好现场认证工作。现场审核后,针对审核组所开出不合格项的纠正(预防措施)组织实施,确保不合格项得到关闭,整理相关材料并报送认证机构。
七、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确保体系导入工作落到实处。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认识要统一,要带头消除各种认识误区,切实树立责任意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单位要成立专门机构,抽调得力人员做具体工作,真正把体系导入工作作为实现行政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二)统筹安排,保证体系导入工作顺利开展。体系导入工作要按照本方案进行。导入工作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注意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分析处理管理和服务的质量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保证体系导入工作稳妥、高质量地顺利进行。
(三)协调配合,做好体系导入工作各项保障。各单位要按照市推进办统一要求,调动所属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上下联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和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工作。要认真组织好各阶段工作的衔接,尤其是要组织好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为体系导入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要处理好日常工作与体系导入的关系,科学合理搭配好时间。要为导入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人、财、物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