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加强计生协会建设,确保区、镇两级协会组织有人员、有活动、有经费并落实到位;协调、指导、推动基层计生协会建设及开展活动。(40分)
五、镇(街道)考核内容(1000分)
(一)党政线(500分)
1、计划生育率。(80分)
2、加强领导,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落实“一票否决”;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并督促和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落实职责。(70分)
3、保证人口计生经费投入。人口计生财政投入比去年有所增加,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镇(街道)、村(居)委会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宣传教育、流动人口、信息化等经费的落实。年度考核既检查本年度人口计生经费投入(或预算),又检查上年人口计生经费投入的实际到位情况。(70分)
4、加大综合改革、机制创新的力度。以建章立制为重心,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到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中,探索和谐社区和新村镇计生管理与服务新模式。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便民利民”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村(居)委会一站式办公服务平台,加强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一站式办公平台的建设。(50分)
5、建立流动人口政府指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完善以出租屋管理为主,用工单位共同管理的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政策外生育。(50分)
6、稳定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人员稳定,镇(街道)、村(居)委会要按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40分)
7、积极推进创建“两无”活动的开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策外出生控制能力,确保政策外出生及政策外多孩出生逐年减少或得到有效控制。(50分)
8、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计生优惠奖励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计生家庭优待奖励措施。在制定、调整社会保障、福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时,要按照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原则和《
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落实有关救助和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和《佛山市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实施办法》,兑现城镇居民中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独生子女保健费等。(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