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持城乡统筹,提升全面发展水平。没有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城市的现代化。考察中,给我们感受深刻的是津沪苏浙等城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城乡统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提出措施等方面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城乡统筹与联动开发,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富民优先原则,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和农村环境改造,积极推进“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和“绿色基地、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工程,全面提升乡镇发展水平。目前,全区累计新建动迁房800余万平方米,90%农户已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所辖三镇综合实力均居全市前列,娄葑还被评为全国千强镇第五名。昆山对重大基础设施做到城市和农村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统筹城乡户籍制度,2003年就以居民登记取代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登记;在市政设施、综合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实现城乡衔接的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区域组团供水,做到全市“一个龙头”供水;污水管网基本覆盖农村区域,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义乌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实行了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城乡一体化饮用水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化工程受益面达90%以上。二是推行农村管理社区化。如张家港市坚持以城市标准规划农村,以社区标准建设村庄,以市民理念培育农民,对不足50户农民的自然村进行搬迁合并,先后将6.3万户农民搬迁到镇区和农村社区集中居住,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新社区转变。目前,全市8个镇均建立了镇级中心社区,183个村全部建立村级社区。同时,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计生、便利商务等生活性服务和农技指导、市场信息、农技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服务引进家门”。我们参观的德丰社区还实行“以企带区”的社区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管理经费问题,增强了社区发展的后劲。三是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城乡和谐。各城市加大富民扶持力度,从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统筹安排,实现城乡共享、城乡和谐。如苏州工业园区落实富民优先政策,实施“双五个一工程”,不断构筑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保障防线,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城乡社保加快并轨扩面,低保标准持续提高,基本消除了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贫困户,区内90%农户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95%征地待安置劳动力上岗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达100%,企业参保率达100%。又如张家港市从2003年起,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全新的纯农民养老保险和农保转城保办法,两项政策几乎惠及所有农民。同时推出了全市老年农村居民养老补贴制度,全市10.2万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老年农村居民,每月可以领到80元养老补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