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要积极开展气候及气候变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公共工程建设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提高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设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建立先进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流程和作业评估系统。适时开展为农业抗旱、水库增水、森林灭火、城市降温和生态保护等服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5、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要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开展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1、建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将气象科技发展纳入市科技发展规划,加大对气象科学研究课题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气象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增强气象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气象与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间的科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开展气象观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气候变化应对、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资源利用、大气成份分析、农业气象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2、加强气象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在市重大科技专项和其他科技计划中,要体现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建立持续、稳定的气象科技投入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围绕台风、暴雨、城市内涝、寒潮、强对流天气、气象地质灾害、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集中攻关。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大气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落实气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气象科技队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