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制作一个模型展板。各县(市、区)和卫生部门按照统一模式,制作一个有利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科学模型示范展板,在节日、集市展出,向农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7、开展健康知识一对一传播。一是通过对家庭主妇的培训,利用人际传播,建立家庭成员之间健康信息沟通与交流;二是通过中小学生向家人传播卫生知识。
8、建好一个健康教育阵地。各乡镇、村要设立一个宣传阵地,通过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向农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宣传专栏要定期更换内容。
9、组织一个宣讲团。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乡村医生行动主力军的作用,组织卫生健康知识宣讲团,采取包村队和整村推进的方式,进村入户对农民群众进行轮训。通过口头宣传,面对面交谈,开展健康知识一对一传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健康知识。
10、办好一个讲座。各县(市、区)和卫生部门要结合我市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组织市区内大中型医院等医疗机构深入农村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普及卫生知识。
11、成立一个乡村健康俱乐部。各县(市、区)要组建乡村健康俱乐部,规划设置活动场所和房屋,配发运动器材,宣教设备,卫生科普读物和宣传材料,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12、开展一次示范乡村及卫生户的评选活动。各县(市、区)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选取布局合理,村容村貌整洁的庄点,评选确定示范乡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13、发送一条健康短信。各县(市、区)利用手机普及面广的特点,向用户发送健康提示及卫生科普知识短消息。在重要节日、卫生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或易发生期间向手机用户发送有关短信信息,增强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4、利用一个平台健康知识天天见。各县(市、区)和其它相关部门要利用公交车辆上的车载电视、扶手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宣传通俗易懂易行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
15、发动一批宗教人士。各县(市、区)要动员民族宗教界人士利用宗教活动开展卫生知识宣传。
16、组织好每一次重大卫生宣传日活动。各县(市、区)要利用每一次重大卫生宣传日,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开展大型的健康知识宣传、咨询、义诊服务,积极组织含有健康促进内容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促进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