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用于防汛抗旱的预算内资金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特大防汛基金要依法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同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要持续加大投入,继续抓好防洪工程、排涝站、闸工程的建设以及河道清障整治和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同时,在防洪减灾非工程体系建设上也要有稳定的投入,不断完善洪水预警报和水利信息一体化系统,加快气象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测系统及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系统等软件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台风、水、雨情及地质灾害预防的科学预测预报体系,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全面提高我市防灾抗灾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加大市水利信息一体化系统应用力度,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水利信息一体化系统建设,不断充实工情数据库,为科学调度洪水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强汀江、九龙江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的使用研究,通过实践进行纠偏,不断提高系统预测预报的精度。要改进市-县防汛视讯会议系统,切实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防汛视讯会议的高质量。
四、部门协调配合,共保各项安全
各级防汛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市、县各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通报防汛抗旱信息,协助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强军民联防工作,紧紧依靠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和预备役军人,参照防洪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抢险救灾实战演练。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建设部门要做好城市防涝等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保证防洪和各种用水安全;教育部门要负责学校校舍与师生安全;交通、公路、铁路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水上和陆上交通安全和保畅通工作;经贸、煤管、安监等部门要做好矿山的有关防汛安全工作;气象、水文、防汛和水利部门要加强会商,做好雨情、水情和台风的科学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科学调度提供及时可靠依据,发挥防汛工作的耳目和尖兵作用,做好政府的参谋。新闻部门要发挥舆论作用,宣传防汛抗旱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防洪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其他有防汛任务的部门,都要明确各自职责,以大局为重,保证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共保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