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农村牧区“123”老年人体育工程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实施“123”老年人体育工程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增强农牧民健康素质、不断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针,抓乡带村,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农村牧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123”老年人体育工程的基本内容、实施步骤和建设标准
  (一)“123”老年人体育工程的基本内容是:从2008年到2012年,在全区范围内以苏木乡镇为重点,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分级负责,全面推进老年人体育工作。其中,自治区负责100个苏木乡镇,每个盟市负责20个苏木乡镇(不含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每个旗县(市)负责3个苏木乡镇。五年全区完成580个苏木乡镇的老年人体育工程建设,占全区苏木乡镇总数的96.5%。
  (二)“123”老年人体育工程的实施步骤是:从2008年开始启动,分5年实施。自治区每年负责20个苏木乡镇,每个盟市每年负责4个苏木乡镇,每个旗县(市)每年负责1个苏木乡镇,有条件的旗县(市)后两年可视情况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力争使“123”老年人体育工程覆盖所有的苏木乡镇。凡列入计划的苏木乡镇都要同时负责5个嘎查村的老年人体育工作(1年1个,不足5个嘎查村的按实有数安排)。到2012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农村牧区的老年人体育网络,全区农村牧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口达到40%左右。
  (三)“123”老年人体育工程的建设标准是:凡被列入规划的苏木乡镇(包括嘎查村),总体上要求达到“五有”和“五个一”的标准。“五有”是:有组织、有经费、有场地、有活动、有骨干队伍;“五个一”是:一个活动室、一个门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一个台球案,一个晨晚健身锻炼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条件和群众爱好灵活确定。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苏木乡镇,在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标准,增加新的设施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农牧民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123”老年人体育工程的资金筹集、组织实施及绩效评估
  (一)“123”老年人体育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是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组成部分。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总体规划,实行资源共享,共建共用。各级人民政府是“123”老年人体育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统筹管理当地的“123”老年人体育建设工程,将“123”老年人体育建设工程纳入议事日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支出预算。自治区主要负责的100个苏木乡镇,按每个苏木乡镇扶持5万元计算,需要资金500万元,由自治区财政从改善民生、办实事、推进社会建设的角度直接投入,每年列入预算100万元。同时,自治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将积极从社会和企业筹措部分资金作为补充。各盟市和旗县(市)要根据上述要求,妥善解决所需扶持经费,每个苏木乡镇的建设标准不得低于5万元,每个嘎查村可按6000元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在不增加农牧民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农牧民自愿投工投劳,自筹经费作为补充。对所筹工程建设资金要严格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