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失效]

  核电设备制造产业要依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东方电气集团、二重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核岛和常规岛的研发设计及制造优势,加快研制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产品。利用国家在成都设立核级设备鉴定实验室的有利条件,组建中国核蒸汽供应系统集成供应公司。围绕核电站所需的部分主设备、通用设备、仪表和控制系统生产,培育本土企业或招商引进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打造核电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模具产业要加快建设成都模具工业园、成都经开区模具工业园、青羊模具工业园,重点发展精密电子和汽车模具产品,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精密电子模具和汽车模具技术研发制造中心。
  (三)医药产业。
  1. 发展目标。按照我市工业布局规划要求,以成都高新区为重点,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生物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形成生物产业发展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创新药物,打造我国西部生物技术药物、特色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创新和产业基地。增强现代中药的竞争优势,打造我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加快生物医学工程的产业化步伐,打造我国以生物材料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产业聚集地。积极推进生物医药服务,培育生物医药服务新兴产业。力争到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2. 发展重点。
  做大做强中药工业。充分发挥我市中药工业资源优势,依托地奥、康弘、中汇、恩威、国嘉等优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推进现代中药发展。优先发展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肿瘤、肝病、糖尿病、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药理清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现代中药。加快一批优势品种中药的二次开发,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川芎、郁金、黄连、厚朴、杜仲等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优势,依托优势企业,全面打造中药材规范化养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加工、植物提取物生产、中成药制造及相关保健食品生产的产业链。支持优势企业制定道地中药材及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大力支持地奥、中汇、华神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积极争取在“成都造”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上取得突破。促进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和大孔树脂分离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单体的提取、分离以及国际市场高端生物工程产品前端原料药物的研制。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充分依托我市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人才资源,以生研所、地奥、康弘、蓉生、远大蜀阳、华神等企业为主体,加快研发和生产以血液替代品为特征的高端生物医药产品,以抗体工程、组织工程、单克隆抗体、细胞工程药物等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重组疫苗、诊断或治疗用单克隆抗体。努力用生物技术开发癌症、艾滋病、冠心病、贫血、骨质疏松、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罕见遗传疾病等恶性病症的治疗药物。
  积极推进生物医学工程。依托奥泰、四海、恩普等企业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易维护和操作的超声影像设备,以及核磁共振、数字化X射线机等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加快发展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试剂和基因芯片产品。依托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支持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五粮液普什集团合作,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力发展用于矫形整型外科、心血管系统修复及牙科等的表面改性材料和器件等成果的产业化。发展骨、软骨、肌腱、皮肤等不执行代谢功能的结构性组织工程化产品。发展合成和天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开发用于功能康复的器械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
  培育特色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加快发展大输液系列产品、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等化学原料药,研发生产缓释控释速释剂、靶向制剂、膜剂等新剂型和优质新型辅料。依托四川科伦集团,大力发展大输液系列产品,打造全国知名大输液品牌,形成全国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依托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加快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推进成果的本地转化。依托四川制药和联邦制药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规模化生产的相对优势,打造成都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大力支持康弘、赛金、科伦的注射剂和输液产品出口欧美。依托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圣诺生物制药等发展手性药物、多肽药物的国际原料药的外包生产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