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失效]

  --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到2010年,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持续强劲竞争优势、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冶金建材等4个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00亿元以上。
  --结构调整目标。“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4000亿元,工业利用内外资累计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5%。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30%以上。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600户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工业企业27户以上,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5户以上。全面完成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
  --载体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工业集中发展区2个以上,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0%以上。
  --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闭全域范围内的小水泥生产企业,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能力,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完成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51吨标准煤。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100%稳定达标。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和“一区一主业”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布局,科学制定生产、生活等服务配套规划,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以及功能配套建设,提高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成都高新区以创建国际一流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都经开区重点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彭州石化基地重点建设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培育壮大石化产业;加快青白江和新都工业连片区的建设,形成冶金建材、机械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新津和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郊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特色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建立工业发展空间优化拓展机制,积极做好工业发展战略后备区论证和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按照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引导企业向相应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大市、区(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积极推广社会力量建设、管理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各项政策,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展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
  (二)着力延伸产业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含汽车)、生物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含烟草)六大重点产业,加快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度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针对现有产业链中的缺失部分和关键部分,利用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在完善集成电路、汽车、冶金、农产品等重点产业链基础上,抓好石油化工、光电显示、光伏产业、核能及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产业链的培育。分层次抓好一批产业集群,对已形成聚集、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集成电路、软件、家具、鞋革等产业集群,尽快提档升级;对生物医药和中成药、新型建材、航空航天等已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相对聚集,尽快形成集群发展;抓紧规划并组织实施光电光伏、石化、纺织印染、服装、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
  (三)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筛选确定一批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发展稳定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等措施,引导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聚集,扶持企业尽快壮大。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伙伴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全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向中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选择一批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具备优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