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产经营集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传统工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以现有优势骨干企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神华乌海煤焦化公司、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君正科技产业集团、乌海化工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使其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及时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督促项目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早日竣工投产达效。重点抓好神华乌海煤焦化公司捣固焦及联产甲醇、君正科技聚氯乙稀、乌海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稀、京海电厂2×33万千瓦煤矸石发电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华资煤焦、泰和、乌拉山、上海美方等续建和新开工煤焦项目的建设进度,促使项目早日达产达效。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重点项目的责任制,抓好项目跟踪管理,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实现责任到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围绕项目建设开工必备的“六个条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进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要加强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对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新开工项目,要优先提供土地、矿产、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积极储备后续项目,推动区域合作。论证储备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和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中小项目,以项目吸引投资,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聚集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与西部城市、“小三角”区域建立协作机制,在产业对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三)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推广节能、节材、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立符合国家要求和我市实际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制定我市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落实严格的问责制。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各区政府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增加节能减排投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突出抓好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强化对93户(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节能措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