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同时,要强化投资管理,加快建立新开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八个必须”的开工条件;调整用地结构,压缩非生产性用地,确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违法违规排污和占地问题严重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抓紧编制省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库,加强政府投资监管与引导。
  4、加强农业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及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均明显高于去年。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守耕地底线。抓好42个优质稻生产基地县(场)和20个丰产工程项目县建设,加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粮食总产稳定在580亿斤左右。推进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10大标志性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21%。加快优质油料、高效园艺、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提升水产、柑桔、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基地产业化水平,新建400个标准化生猪健康养殖小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千村示范”工程,以及农村通达通畅、电网完善、乡村清洁、安全饮水、生态家园富民、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工程,计划改造县到乡镇公路3000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1.8万公里,解决150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沼气池15万口,农村可再生能源入户率达15%。同时,抓好皂市、洮水等水利枢纽,继续推进洞庭湖区治理,重点加大对35个县市城市防洪工程的投入,抓好韶山、铁山等大型水库配套,28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继续抓好一批山塘水库河坝的维修改造,推进涔天河水利枢纽等前期工作。计划农林水利投资65亿元。
  5、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亿元。培育消费热点。突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实施廉租房三年行动计划,新建(筹集)廉租住房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万平方米,力争对符合住房困难条件规定、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合理引导汽车、文化、保健等新兴消费业加快发展。开拓消费市场。改造和新建7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村连锁小超市2万个,启动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优化消费环境。突出抓好食品安全,实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强化价格监管。认真落实国家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涉农价费管理,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优惠涉农产品用电、用气、运输价格。加强民生价格监控,做好城乡教育学杂费全免、医疗收费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价格租金管理等工作。统一长株潭通信、交通收费政策,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6、抓好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好增量,严格项目审核。对重点调控的“两高一资”行业,继续实施市场准入管理;提高新建项目能耗、资源限额、污染排放强制性门槛,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评估审查机制,努力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益。做好减量,抓试点示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投产已投产20年及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在加强株冶、汨罗、永兴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的同时,选择20家企业、5个产业园区和2个市(县)开展省级试点。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快103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进一批风力、垃圾、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管好存量,加快生态建设。继续推进长江和珠江防护林、林木种苗、荒山造林等项目,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启动林业血防工程,抓好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水口山、清水塘、竹埠港综合治理等项目。尽快出台高耗能行业产品单耗标准,把节能减排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加强调控引导,强化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和调控,增加专项资金7000万元,抓紧研究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实施差别化资源价格政策。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7、启动长株潭城市群改革,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实施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力争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等重点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完善和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建设规划,统筹“3+5”城市群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世行一期项目进度,力争二期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完善三市核心区路网,全部拆除或外移互连公路收费站点。加快三市成品油输送管道、电子政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第二轮175个规划产业项目,重点抓好西部物流、湘窖酒业、贸源化工等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湘西。依托湘南三市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强化与粤港澳的全方位对接,抓好郴州出口加工基地二期、数字视讯产业基地、武广新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我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地。同时,编制完成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8、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科学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