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湘政发[2008]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湖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2008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省为主题,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提升“三化”,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突出抓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地各部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完成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任务。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改委和有关部门组织下达。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湖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工作目标12%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安排15%、力争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9%和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
1、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编制并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切实加大对重点灾区、重灾项目、受损企业的规划指导和灾后投入,全面恢复交通网络、供水管网、供电网络等重要基础设施。突出抓好工农业恢复生产,努力把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制定并实施复产补损的计划和措施,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农政策措施,确保春耕生产和夏收;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支持省属重点骨干企业抢修设备、落实好原材料采购运输、电煤电力等生产供需计划,确保工业稳定运行。制定和实施生活救助方案,加快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高度重视灾后医疗卫生保障设施修复性建设和健全,坚决防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2、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壮大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双百”工程,重点加快华菱集团产品结构调整及薄板深加工、长丰永州基地、衡阳特变电工、岳阳千万吨炼化改扩建、常德卷烟厂生产线、晟通科技铝板带箔、海螺集团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泰格林纸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把汽车产业、食品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力争在光伏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有所突破。大力实施“小巨人”计划和“成长工程”,加快20个创业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预期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推进首批27家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力争新建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国家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抓好40项重点技术开发和重大装备研制。全面整合提升产业园区。加快软件、生物、动漫、轨道交通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湖南“光谷”,预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加快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在资金、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抓好长沙工程机械研发、金霞保税物流、报业文化城、湘西里耶古城、洞庭湖旅游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预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17%。
3、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科学引导投资增长
预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0亿元,资金来源初步设想主要有8个方面。坚持重点投向,计划省重点工程190个,年度投资800亿元。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电力,计划投资226亿元。确保益阳电厂二期、株溪口水电站等建成,加快黑糜峰抽水蓄能电站、铜湾水电站以及主网输电网架、县城电网改造等建设,争取托口水电站等开工,做好超高压输变线路电网及一批大型电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交通,计划投资480亿元,其中公路水运340亿元,铁路125亿元,民航15亿元。建成或基本建成常吉、长株、潭邵高速至韶山3条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271公里;加快邵永、衡邵、潭衡西、衡炎、吉茶等10条高速公路和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工程、黄花机场和荷花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衡茶吉、湘桂复线铁路,湘江长沙航电枢纽,常德至安化、澧县至常德等高速公路。城建,计划投资346亿元,重点抓好株洲五大桥、邵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及快速环道、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长沙市及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启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全年建成8个污水处理厂、30个垃圾处理场。信息,计划投资40亿元。重点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及湖南移动、电信、邮政、联通等设施建设改造,续建众一电子移动等一批通信终端生产项目,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