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晋市政办〔2008〕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油料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曾达到22万亩。近年来,由于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单产徘徊不前,导致城乡居民生活必需的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晋政办发〔2008〕18号)的精神,现提出促进我市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一、发展油料生产的总体思路、重点、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发展油料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供给为目的,进一步搞好优势区域布局,突出特色,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品质结构,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扶持油料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将我市油料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重点:在重点抓好我市传统种植的复播油葵和大豆的基础上,按照国办发〔2007〕59号文件提出的发展油料生产要避免与粮食争地的精神,大力发展地膜覆盖冬油菜和陵川县小麻籽的种植模式,鼓励农民利用荒坡和地边种植蓖麻和小麻籽。积极引进复播高油大豆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因地制宜,搞好芝麻、花生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生产。

  (三)目标和任务:促进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提高单产,确保总产,改善品质。力争到2010年,全市油料种植面积比2006年扩大10%左右,单产增加10%左右,总产量增加21%左右,含油率平均提高2%左右(不含大豆)。

  二、发展油料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油料生产扶持政策。

  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共同出台对油料生产的扶持政策,调动生产区发展油料生产的积极性。

  (二)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根据我市区域优势,在泽州、阳城、沁水三县建设油菜生产基地、油葵生产基地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在陵川县建设小麻籽生产基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好中心示范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储备新优品种,展示高新技术,带动全市油料标准化生产。在全市开展油料作物创高产活动,每个县搞1-2个点,每个点面积100亩,要求基本连片种植。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