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工作重点
  (一)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县(市)区、园区和企业。“十一五”期间,培育6个循环经济型县(市)区、7个循环经济型园区、8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名单附后)。
  通过培育循环经济型县(市)区,探索县(市)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构建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交通建设,通过重点县(市)区的带动,到2010年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达标率达到95%以上,建设节约型社区300个。
  通过培育循环经济型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内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通过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实现物质循环、能量多极利用、共享基础设施,形成相互共存的产业链,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探索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产业园区,并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探索园区集约用地、集中供热和废物集中处理方式。
  在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领域,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工作,探索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投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各行业与相关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接模式,研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措施。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和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大幅度降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觉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县(市)区、园区、企业要制定和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方案,力争成为循环经济工作样板。其他区县、园区、企业也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方案,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配套政策措施,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市有关部门要落实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抓住5个重点环节。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筑、建材、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
  (三)研究探索10个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1.钢铁: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的干法熄焦、“四全一喷”、“四闭路”、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能源梯级利用为方向,开展钢铁行业节能、节水、废物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发,探索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电力:以山东黄台发电厂脱硫除尘、粉煤灰综合利用,南郊热电厂热电冷三联产,济南琦泉热电煤泥综合利用、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等为方向,开展电力行业资源综合利用、脱硫除尘等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探索构建电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化工:以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干气、废水、余热回收利用;章丘日月化工造气炉余热回收、炉渣综合利用;济南化肥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为方向,实施石油化工行业的生态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探索构建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煤炭: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探索构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新能源:以力诺集团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华艺集团光源跟踪探测技术等为方向,探索构建新能源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农业:以仲宫镇艾家村的“粮-畜-沼-果”、王舍人镇沙三村的秸秆气化、七里河社区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和再生水利用以及节水灌溉等为方向,探索构建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酿造:以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试点,探索构建酿造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8.建材:以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章丘华明水泥有限公司、山东鲁能黄泰实业集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探索构建建材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9.建筑:以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为方向,探索构建建筑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0.机械:以济南复强动力公司发动机再制造、济南锅炉集团循环流化床锅炉、济南二机床集团节能、节约钢材为重点,探索构建机械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十大循环经济工程和一批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把循环经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节能工程。以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运用节电、节煤、节油、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技术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节水工程。以电力、冶金、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开展城市中水利用和节水型器具推广应用工程,加快节水增效示范区和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以综合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废旧再生资源、农林水产废弃物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4.清洁生产工程。实施重点流域和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在全市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公布一批示范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开展。
  5.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实施太阳能生产和研发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6.生态农业建设工程。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生物农药、高产肥料等无公害投入开发及示范,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等。
  7.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开展以秸秆气化、秸秆发电、沼气、太阳能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
  8.节约型社区建设。推广节能建筑设计、双线供水管网设计;推广使用节能灯、节能建筑材料、节水器具、太阳能利用器具;建设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集雨工程;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9.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充分发挥复强动力等企业再制造的技术优势,研究建立我市机电产品再制造的循环产业链,并争取国家政策上的突破。
  1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在居民集中地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和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纸等回收系统,形成分散回收、集中处理利用的再生资源网络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