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鉴于89个被评议单位的综合得分均在80分以上,按照党办〔2007〕21号文件的规定,对于综合排序位于后三名的单位,在2007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不再扣分,公务员年度考核核定优秀等次的比例不再核减,也不要求单位向市委作出书面检查;对于综合排序位于后五名的单位,市委、市政府不再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谈话。但这些单位要认真查找原因,积极主动整改,整改措施报市效能办备案。
三、全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状况的整体评价
据对11086份有效社会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各界对全市机关作风和效能状况的满意度达到97.86%。具体表现在:
一是群众对全市机关作风和效能状况的满意度有所提升。89个被评议单位综合得分均在80分以上,全部进入比较满意等次。基层群众对一、二类单位的打分比上一个评议年度(2005年)分别提高了9分和9.3分。10090份社会不特定群体的问卷测评,对一、二类单位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6.2%和98.8%。
二是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有了新提高。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方便多了”。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现场办结率从开办之初的12%上升到85%,平均办结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为5.3个工作日。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类单位综合得分大幅度提升,超过85分的有23个,占72%,打破了上一评议年度0的记录;综合排序前十名的单位中,一类单位占一半。
三是作风和效能建设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477份管理服务对象测评对一、二类单位的满意度分别达95.4%和99.3%。如市人防办加强了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市统计局常年坚持早上上班前集体做广播操,花山区创新“月评月进”新举措等,作风和效能建设的带动作用明显。
四是管理服务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各部门各单位通过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工作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努力减少公务成本和群众的办事成本。建立完善了覆盖全市受理群众诉求的工作网络体系,方便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沟通交流,3814条群众批评意见和建议中,近一半是群众建议,市区两级财政“买单”2500余万元,免收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变输血为造血,服务全民创业。市质监局在全省率先实施“首错免罚”、市工商局推行“五严十宽”行政管理新举措、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派驻驻厂监督员前移监管关口、市劳动保障局创新并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本次测评 中,这些单位的分值较上一评议年度均有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