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建设7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各县(市)区要组织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选择经济适用技术,开展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东港、凤城、宽甸各建设2个,振安区建设1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分别是东港市十字街镇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东港市长山子镇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凤城市四门子镇扈家村秸秆综合利用、凤城市东汤镇陶李村板栗废弃物综合利用、宽甸县平坨村四位一体大棚工程、宽甸县宽甸镇秸秆气化工程、振安区龙母村秸秆气化工程。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
建设3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各县(市)区要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有机肥、沼气、堆肥、粪尿处理、各类环境技术模式,各建设1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具体为东港市黑沟镇土门子村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凤城市吴家村肉牛养殖基地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宽甸县青椅山奶牛养殖基地污染防治工程。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建设3个乡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各县(市)区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和完善乡村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各建设1个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分别为东港市五四农场五丰水产有限公司污染防治工程、凤城市通远堡镇建材(水泥、白灰)生产污染防治工程、宽甸县宽甸硼泥堆放场污染防治工程。
(六)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新建3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工程。各县(市)区要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开展产地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各完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分别为东港市五四农场有机水稻、凤城市陶李村有机板栗、宽甸县太平哨坦甸子村有机草莓基地。
(七)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1.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到2010年全地区农户卫生改厕普及率要达到70%以上。2.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到2010年,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要达到80%以上。3.有条件的地区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4.村庄道路要硬化平整,道路两侧栽树种花,要清除柴草堆、物料堆、垃圾、残土堆、粪肥堆,无散放的畜禽。
(八)农村环境保护宣教工程
开展“3个1”宣教工程,每个镇配备一个环保工作监督员,指导各村环保工作,宣传环保知识;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农村环保技术知识讲座;每年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当地农民观看科普挂图、展板、宣传资料等,向农民传授农业环保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