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采取市直部门包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等综合措施,在全市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侧、清违建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及村屯绿化等“五清、五改、一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3.开展村镇创优活动
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村镇环境创优活动,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功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以改善农村环境。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东港市要积极发展海水生态养殖产业。凤城、宽甸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花则花,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工业生态化,提高乡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乡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3)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作。一是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一批秸秆气化示范工程,通过秸秆气化为村民提供燃气,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现象。二是推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开展太阳能、民用炉灶、炕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4.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设置垃圾存放站,有条件的地区要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适当加强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
三、重点工程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工作目标,到2010年重点完成以下八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已纳入我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乡镇、村,率先开展环境创优工作。全市建设10个环境优美乡镇,103个环境优美村。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建设凤城爱河、东港市大鹿岛、宽甸县蒲石河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在各县(市)进行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同时,开展水源地周边截污、工业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