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10个技能型紧缺专业领域各类短期技能培训50万人次左右,其中在岗人员技能提高培训24万人次左右,再就业培训3万人次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5万人次左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次左右。
三、主要措施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
(一)大力推进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重点项目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实力,为实现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1.充分发挥示范性职业院校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示范性职业院校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保证技能型紧缺相关专业领域毕业生占全校毕业生70%以上。
2.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工作。建立30个左右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设立3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3.大力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建设。以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办好80个中等职业教育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建设10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
4.大力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扶持建设4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0个左右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二)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预测工作。进一步落实《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要求,由省教育厅、经贸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协助,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做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为职业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各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省经贸委具体负责机械、石化、冶金、轻纺、建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省建设厅、交通厅、信息产业厅、农业厅、林业厅、卫生厅、旅游局等部门分别负责本系统、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