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突出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地委、行署重大战略部署,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突出宣传地委、行署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决策部署。地委、行署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把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违法活动作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要重点宣传,明确任务和重要举措,全面贯彻执行。
(二)正面宣传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项行动。宣传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三绿工程”等活动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动员全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及时宣传各地食品打假治劣的积极成果。准确宣传各县(市)政府和监管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和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使政府部门发布的食品质量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适时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抵制制售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四)经常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工作,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绿色饮食方式,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积极宣传重视食品质量、讲究信誉的典型。宣传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的成效;宣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的成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三、重点对象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面向全社会,重点在农村。宣传要持之以恒,做到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进户,人人知晓。
(一)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食品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将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强化领导干部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重视搞好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监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监管能力,以适应艰巨复杂的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
(二)突出抓好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和第一道防线,要作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教育培训机制,纳入企业管理和发展计划。使企业法人代表、生产经营负责人和安全质量主管人员具有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食品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常识。特别要注意抓好中小企业负责人和个体工商户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食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依法生产,规范经营。
(三)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列入健康课程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大力开展对社区居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城镇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要把食品安全宣传作为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咨询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印发宣传材料、举办知识竞赛和科普展览等形式,对居民进行食品安全依法维权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消费水平和鉴别、抵制问题食品的能力。
(五)加强对农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农村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农民是易遭伪劣食品侵害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广大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图片、墙报、宣传资料以及“三下乡”等各种形式和途径,经常地向农民提供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传授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科普技术,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消费维权网的活动,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的状况。
四、主要措施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广泛深入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又富有实效的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使食品安全常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网络宣传教育作用。各县(市)、各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站和食品安全信息简报,要不断改进形式、丰富内容,扩大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和传播渠道,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了解获取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安全状况和安全知识的重要阵地。要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归集、分析和发布工作,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公布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等食品安全信息,为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基础性信息服务,为社会群众开辟信息查询方便渠道。
(二)积极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宣传教育功能。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把食品安全宣传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大众传媒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广泛的影响力,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贯穿全年,使人民群众能够经常接受食品安全知识的熏陶和教益。报刊、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要开辟食品安全专题节目或栏目,及时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追踪报道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定期播放或刊登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引导和提示公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和监管情况,协助媒体搞好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努力打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三)重视利用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力量。各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和其他专业性组织,要利用各自优势特长,将食品安全宣传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通过制订行规行约,组织业务培训活动,加强对食品企业和联系对象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利用举办科普节、展会活动等时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食品科普知识。各级消费者协会要把食品安全消费作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维权投诉活,帮助消费者掌握识伪劣、防欺诈常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