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出了现实要求。目前我市企业的现状表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扶持企业创立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使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提高我市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2.我市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1)应对和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市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使我市出口产品面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由于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标准信息获取渠道的不畅,导致许多出口型企业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特别是当前发达国家以WTO规定的五个正当目标为理由,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设置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必须适应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以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为重点。
(2)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高水平核心技术和研制相关标准的能力。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中,必须尽快夺取产业发展的控制权,制定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规则,才能把握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标准和规则,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服务。我市受到标准滞后制约,创新成果难以及时通过标准化渠道转化为技术标准。必须尽快改变标准运行机制,实现标准化工作在科研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发展循环经济急需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标准体系。我市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已严重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我市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需求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3.存在问题
(1)标准化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各级对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标准化手段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意识不强;许多企业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了解不多,防范意识不强,应对不及时;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不足;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技术基础薄弱,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的意识淡薄,标准体系不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