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环境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作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措施。同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联结技术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的发展时期,我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既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挑战。
1.我市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机遇
(1)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彻底改变,造成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轨道上来。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制订和推广技术含量高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方面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2)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科技竞争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尽管近年来我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我市大部分产业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目前对外依存度仍在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全市一、二、三产业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专利技术标准化水平较低。同时,国外通过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以及有效的标准研制、管理、服务和监督实施体系和机制,促进全市科技成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使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更多体现潮州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已成为提升我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和“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我市支柱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已造成较大影响,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积极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我市对不适应于支柱产业实际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制修订的机遇,为我市支柱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