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意见


  五、规范用工,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是确保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类用人单位有效建立、促进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保护守法企业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抓好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劳动关系清理和整顿工作,力争年内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在此基础上,积极巩固国有、集体及外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将建筑业、餐饮业作为重点行业,将农民工作为重点人群,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六、平等协商,努力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和集体协商新机制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规定,充分发挥利用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平台的功能。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启动实施集体合同制的覆盖计划,年内争取集体合同签订和备案率达到60%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各级工会在促进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并积极与工会和企业组织配合,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活动,逐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体系。

  七、强化执法,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和劳动争议调处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责,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对阶段性表现突出的问题,要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对严重侵犯职工利益的典型案件,要依法认真查处,并向社会公布。

  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要认真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对有可能出现群体上访的案件,要及早制订工作预案,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作用,增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有效控制各类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确保社会稳定。

  八、夯实基础,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组织系统,不断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的办公经费,保证劳动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强化技术支持,逐步实现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网络化。实现远程监控手段,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三是逐步健全劳动合同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以及预警制度,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进行实时指导、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