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落实生猪和奶业生产扶持政策。
由市畜牧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2.切实抓好“菜篮子”,增加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由市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3.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由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4.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由市水利局负责落实。15.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
由市农业局、科技局、林业局、畜牧局负责落实。
16.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由市农业局、商务局、信息办负责落实。
17.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手,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分类指导,增加并整合支农资金,加快农村饮水、道路、电力、沼气、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用3年时间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改造县乡公路7000公里、通村公路8000公里,解决200万以上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0万户,建成1万个农村便民超市、8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000个“农家书屋”,实现3911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扶持1万个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水利局、商务局、电业局、卫生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体育局等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8.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认真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政策。实施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技术、治疗性乙肝疫苗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制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争取新增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50家以上,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全部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构建精品钢、大型成套装备、精密模具、光学显示器等一批重大产业自主创新平台。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由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教育局,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9.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北段连线、南段布点建设。搞好黄河北岸标准化堤防建设。
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郑州黄河河务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20.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开工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抓好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郑州火车站西出口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主要路段改扩建工程。
由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交通局、市政局、执法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