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5-6月):预计雨季于4月底至5月处开始(偏早),于6月下旬中后期结束(正常)。雨季总降水量正常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略多,6月正常。降水相对集中时段大致出现在:5月下旬中前期(21-26日)和6月上旬后期至中旬中前期(9-15日)。雨季期间局部县市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台风季节(7-9月):预计夏季总降水量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偏多,8月偏少,9月略多。 预计登陆或影响我市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约4-5个。其中7月1个,8月2个,9月1-2个。基于我市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受控于降雨强度的特点,本年度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将大于去年,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
由于受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范围较广。本市除滨海平原、山间盆地、山前坡麓及零星洼地外,大部分山区,坡度≥ 15°的土质斜坡及结构面与斜坡坡向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此外,由于人为活动在削坡建房的居民区、开发的矿区下方、水库库区、位于高陡边坡下方的公路码头、旅游景点和学校及未采取防治措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区域等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危害性地质灾害点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目前我市共有潜在地质灾害易发点1390处,其中:滑坡796处,崩塌295处,泥石流15处,塌陷1处,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283处。按行政区域分布,蕉城154处,福安489处,古田149处,屏南33处,周宁141处 ,寿宁119处,柘荣70处,福鼎147处、霞浦88处。2008年列入省、市主要地质灾害危害危险点 56 处(蕉城 4 处,福安市 8处,福鼎市 6处,霞浦县4 处,古田县4 处,屏南县 3 处,周宁县 10 处,寿宁县12 处,柘荣县 5 处)。详见宁德市2007年主要地质灾害点一览表。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一) 汛期防治工作
1、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县、乡(镇)、村三级群测群防治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值班、巡查、速报等各项防治制度,完善防御地质灾害责任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有计划的对危险灾点实施治理和居民搬迁,并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各项防灾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国土资源、交通、水利、教育、旅游等部门要严格按照《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市、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防治方案),落实部门责任制,做好工作辖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各乡镇(街道)按照《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以预防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各地各部门在编制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中,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城市,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工作,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实施项目建设,以及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状况尚不清晰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而批准使用土地和实施项目建设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